翻转课堂是当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点话题之一。尝试“翻转课堂”的学校逐渐增多,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显露了出来,如在理论上过于乐观,把“翻转课堂”会带来的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最突出的问题是“以检代思”,很多教师将课前自主学习的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课前做基础性的检测,课堂做提高性的检测。而这些练习,从出题到评价,都是以标准答案为本,对学生的作用是制约和局限思维,而不是拓展思维,这样的题做得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窄。美国学者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为许多大学教授在线课程担任教育顾问,他也认为翻转课堂确实对学生复习材料的能力提升有好处,但如果教师没有处理好“翻转”,那么什么也不会改变。 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存有利弊两个方面,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样存在问题和挑战,对其的研究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学习环境支持“翻转课堂”否?“翻转课堂”超越传统课堂否?教师胜任“翻转课堂”否?学生适应“翻转课堂”否?考核评价匹配“翻转课堂”否?翻转课堂效果有实质突破否?如何使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价值意义增值? 我们认为翻转课堂可以研究与尝试,可以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要想创造优异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有专业素养、眼光和互联网思维。我们对翻转教学形态进行变革和创新研究,拟通过对国内外的理论比较和具体实践研究,从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师素养、学生能力、考核评价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一步归纳总结并提出理性思考,以期对时下翻转课堂的探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