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德育>>德育活动>>德育沙龙>>文章内容
 
用 心 等 待 花 开
 
发布时间:2012-10-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荆波   审核:
        一、案例背景
        又是一个教师节到了,照例会收到一些学生的祝福短信,心里也总会是暖暖的,却又少了些感动——这些短信似曾相识,也习以为常了。“叮铃铃”又来了一条祝福短信,打开一看——“您是最像妈妈的老师,一个我会记一辈子、敬重一辈子的老师,祝您身体安康、节日快乐!”心里已然掀起了波澜,谁啊?如此煽情?带着疑惑急急地看署名——竟然是他?那个曾经让我伤神的捣蛋孩子——小于。
小于,是初三接他们班的,由于自由散漫已成习惯,他经常无意间违反校纪班规,被值日班长屡次记名扣分。开学才几天,我不得不找他谈话:“为什么平时不注意点?尽量少扣些分呢?”没想到他满脸怒气地说:“他们总是无缘无故地扣我分,老是找我麻烦,他们就是看我不顺眼!”我觉得很惊讶,“怎么会呢?是不是你纪律性太差?要是你平时自觉遵守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自然他们也会尊重你的。”结果他回答说:“他们都不尊重我,我又怎么能尊重他呢?”从他不屑的口气中,我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没过两天,他因为上物理实验课不遵守实验室制度,损坏了一个物理仪器,被物理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结果他又耍起了脾气,与老师当场顶撞起来,使得事态严重恶化。
        我立即被“搬去”做救兵了,气咻咻的他很委屈地杵着,我轻轻地先把他拽出了教室,“晾”了他十来分钟,我才不慌不忙地打听事情的原委。此时的他脸上泛着一丝狐疑,似乎他早习惯了犯错后看到老师大发雷霆……在他有些疑惑之际,我进一步摆明态度,“我不喜欢写保证书或检讨书之类的,也不希望在第一时间请来家长,我们关键是把问题分析清楚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完我严肃地盯着他的眼睛,他有些动摇了,蛮横、无礼、气恼都慢慢开始消退,吞吞吐吐地告诉了我事情的过程:他以为损害一件物理仪器并不是一件大事,只要赔偿不就行了;但老师却当众把他臭骂了一顿,让许多同学看了他的笑话;甚至还要叫家长,这让他感觉特别丢脸,尊严全没有了。老师既然不讲理,他也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听完他的描述,我列出三个问题共同来分析:第一这件事情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二如果你是物理老师你当时怎么处理?第三面对目前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如何修补?……半个多小时后,他不再委屈,终于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进行赔偿且向老师道歉。
        事后,我背着小于和他的父母多次进行了联系和沟通,逐渐了解到其实这个孩子打小被祖父母给宠坏了,而父母又忙于工作,逐渐地养成了在父母面前“乖巧懂事”实则“自由散漫”的个性,而青春期的到来,又使得他莽撞冲动,自制力差,常常违规违纪。久而久之,很多任课老师也就“不待见”他了,他呢也就习惯了这种状态。
了解这些后,我一方面加强和他父母的沟通,要求多关注孩子身心发展;另一方面,我委以他班级重任——担当“午餐管理员”和“午休监督员”,让他有事可做,而且必须做得像模像样的。慢慢地我发现他有了一点点的改变,少了些鲁莽冲动,多了些克制理性。以前他的作业总是做的不太认真,字也很潦草,这之后他的政治作业每回都做的很认真,我也及时通过各种途径表扬他,并鼓励他再接再厉。尽管有时他的行为也会有反复的时候,但至少我让很多老师看到了他的点滴进步,我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二、案例分析
        要做一个好班主任,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智慧,才能“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德育与学生的心灵无缝对接,让德育更富魅力和效力。”在琐碎的工作中,我探寻到的道理是“平凡事,用心做”,用心地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并巧妙地运用于教育实践中,逐步打开每个孩子的心结。在这个案例中,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1、打破“破窗效应”,帮助孩子重建自尊。
        “破窗效应”指的是: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而我面对小于的错误,并没有推波助澜地扩大这一事件的影响,而是逐步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把曾经很多老师在小于身上得到的不良印象彻底推翻,让他在人格上与我平等,基于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显然更容易接受我的教育。
        2、巧用“甜柠檬”心理,促使孩子收获自信。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学会接纳自己,就会逐渐增强自信。在小于的身上我很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心理发挥的效应。当初的小于是“破罐破摔”型的,以致被班长扣分、老师批评,他也是一味地把原因归结于他人。当冲突事件发生后,我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了他很多方面的优缺点,权衡利弊,我充分发挥其力气大、不爱睡午觉等“特长”,委以他重任——担当“午餐管理员”和“午休监督员”,迫使他为同学为班级服务,逐步改变了他“小混混”的形象。
        3、善用“门坎效应”,推动孩子逐步成长。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小于逐渐变得自尊起来,能够接受行为规范的约束时,我又对他的学习逐步提出要求——课堂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在老师的激励和表扬下,他学习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树,会开花会结果。有的如绽放的玫瑰,花香四溢,惹人喜爱;有的却如路边的野花,默默无名,不值一提;还有的需要等待,用心用情地去等待,等待他花开的那一天!
       用心等待花开,这对于班主任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 王玉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