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志性光头,在舞台的灯光下闪耀着智慧的灵光;一张喜感的脸,可以演绎世间百态。看似“顽童”一枚,“嘻哈”起来没个正行,可时尚低调的眼镜,颇具个性的短须,又增添了很多学者风、文艺范。上一秒还是调皮捣蛋的“汤姆索亚”,下一秒却无极切换成了贪婪自私的“邦布尔先生”,他就是戏剧导演——叶逊谦。 1月6日上午,第76期常州公开课——《跟着导演“玩”戏剧》开讲。资深戏剧教育者叶逊谦导演走上公开课讲台,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戏剧的理解与执着。身兼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儿童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大学文化领袖学院成员、上海变奏区基地艺术总监等数职,叶导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戏剧教育艺术推广和教师培训。来自田初中青果(中英文)戏剧社的小戏剧迷们相约组团报名,与名师一起,在“玩”中用心感悟戏剧表演的独特魅力。 “戏剧不该只是‘经典重现’,而应被重新构建、演绎。每一次表演都应该有鲜活的生命力”。为更好地表达对戏剧表演的上述理解,教育服务中心特别邀请田初中青果英语戏剧社团的两位学员——谢东翔、周逸天进行现场表演,并接受叶导的专业点评和指导。  谢冬翔同学表演《PIZZA CUPBOARD》

周逸天同学表演《Grandma’s Flower》
“Creativity beyond words”——创意超越文字。在讲座中,叶逊谦导演多次提出,表演应该具有创意。只有将角色塑造赋予创新,人物才能鲜活而有个性,这样的表演才更具有生命力。特别爱“玩”的叶导给两位小演员出了一个难题,限时45分钟,把现有的戏剧片段进行再挖掘和深度加工,带入人物角色进行全新表演。 于是,就有了两位表演者的再次演绎。 且看田初中小记者们对谢东翔、周逸天两位同学的采访(以下简称谢、周)。 (小记者):45分钟内,你们对人物角色进行了怎样的设定?对表演做了哪些加工?重点想要表现的人物特点是什么。 (谢):我设定的人物角色是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大明星,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爱摆明星架子,一副拽拽的样子。我添加了翘着二郎腿、对镜梳头、甩头、捋头发、喃喃自语、低头沉思等细节设计。明明买披萨时内心纠结、选择困难,心里一直在犯嘀咕,可是他死要面子故作镇定。特别是担心母亲回来了,他飞快躲藏、屏住呼吸四处观望的样子,体现了他在母亲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周):我设定的角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和旁人诉说自己五岁那年去看望自己奶奶的情景。我想演绎一个这样的老奶奶:一讲到童年的这段回忆就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深深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我用出场时的趔趄、咳嗽、步履蹒跚和苍老的声音来表现真实的老奶奶;我模仿孩童的语音、语调,用机灵的动作来表现儿童的天真。我想给大家呈现的画面是:一位老奶奶,沉浸在时光的回忆中,娓娓诉说着童年故事。老奶奶迅速切换角色模仿小时候的自己,表现了老奶奶可贵的童心。 (小记者):你们多次去南京、上海和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选手参加英语戏剧大赛,可以说是经验丰富。而本次面对常州公开课的听众,既有英语专业人士,也还有一些戏剧表演方的业内人士,但也有一些观众可能听不太懂英语。你觉得表演的时候有侧重吗? (谢):不同的观众欣赏角度和能力肯定会有不同。除了语言,肢体语言中的动作、表情都可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是还有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叫哑剧嘛。 (小记者):学习英语戏剧表演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学习中文戏剧表演? (周):感谢学校为我们开设英语戏剧课程。虽然我们学习英语戏剧表演才一年多,但是收获很大。特别是我们的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常常开动脑筋,脑袋里会时不时蹦出一些灵感的火花。我觉得,我们对美和艺术的鉴赏能力会得到全面提升。 (谢):戏剧表演,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系统学习。我们学校已经开设中文戏剧课程,有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我和谢东翔暂时只学习了英语戏剧课程,时间不够用。我们学校下一学年会开设更丰富的戏剧课程。我当初是想通过英语戏剧课来学习英语,现在我真正喜欢上了英语戏剧表演。   
正如叶导所言, 戏剧艺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演讲,一场聚会,一句表达,都可以借助戏剧思维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文图:言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