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名师名校长首批俄罗斯教育考察团一行28人,从9月19日到10月3日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进行了为期15天的教育考察。 在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圣彼得堡教师教育中心、莫斯科奥金佐沃语言学校和56学校、圣彼得堡的第548学校等地进行了教育考察和交流。这次教育考察加深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拓宽我的教育视野。 俄罗斯的教育体制是有关联性很强的不同教育环节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个教育系统都由国家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构成了不同的教育环节。俄罗斯教育享誉世界,通过俄罗斯教育体制为俄罗斯培养了大批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使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家,在航空航天、核能、空间技术等领域领先世界。俄罗斯的教育体制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专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对干部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高。 1. 学前教育机构设有托儿所、幼儿园 托儿所招收2个月-3岁的儿童;幼儿园招收3-7岁的儿童。学前教育机构由国家、市区、村镇以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团体等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和作用是帮助家庭教育儿童,并为有子女的妇女走向社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使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的、全面发展的早期教育。目前,俄罗斯全国常设学前保育机构中约有800-1000万儿童,季节性保育机构中约有200万儿童。 2.俄罗斯的普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普通中小学教育。 普通教育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中间环节,分为3个阶段:(1)初级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3-4年);(2)基础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第二阶段,5年);(3)完全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第三阶段,2-3年);各类普通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个体的智力、道德、情感、和身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自然、社会、人和劳动的系统知识及从事独立活动的能力。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初级普通教育和基础普通教育为义务教育,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和课间加餐。午餐部分免费。目前,俄罗斯联邦有普通教育学校6.8万所,在校学生人数为2150万人,有550哆嗦重点搞基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约为40万人,还有900所重点完全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约为70多万人,共有教师159.4万人,其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教师占74.2%。此外,还有525所非国立普通教育学校。在接受基础普通教育后,学生开始分流。一部分升入高级中学接受完全普通教育;另一部分进入职业中学继续学习;其余或就业,或参加夜校和函授学校的学习。 在为期半个月的教育考察中,让我看到当初苏联时期教育强国的痕迹,俄罗斯人十分关注对传统教育优势的继承和创新。他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很阳光,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管理井然有序,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教育必须是安静的和静悄悄的。俄罗斯法律规定,在学校外,不得公设私设任何的培训科目。包括唱歌、跳舞、绘画、弹琴、写字、外语、奥数等等,一律禁止。但可以作为课程在学校里自主开设,自由选择参加。各级行政部门对学校和教育的干预不多,让学校和教育安静,让校长安心搞教育,让教师静心搞教学,让学生全心学习。 2.人生原本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线。在俄罗斯,那里的教育不画起跑线,不存在抢跑、迟跑、不跑,你跟那里的老师家长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准会用好奇的眼光上下打量你。他们就是按部就班,静悄悄地领着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在俄罗斯,学生上大学原来只要个人申请加老师的一封推荐信,便代替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现在也要参加全俄罗斯统一考试,引起了俄罗斯民众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政府取消这项做法)。但在俄罗斯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容易,拿大学毕业证书却很难。整个教育呈现一派外松内紧的状态,大学里到处是真读书,读真书的场景。大学毕业后,还有很多的专业培训,俄罗斯的学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线。 3.面向全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国的大班化教学,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和“一对一”都是很困难的。在俄罗斯考察的两个地区几十所学校均为小规模小班化教学,基本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还附带幼儿园。在所听的课中,教师让学生随意发言,面向全体很到位。 4.教育要回归质朴。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社会只能拥有教育,教育则可影响社会。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是成事不足,尴尬有余。我们的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如果是围绕学生成长而定位的目标,无论学校怎么做,学生都看得见、感受得到,何需“包装”、“炒作”、“宣传”?现在,俄罗斯学界对我们舍弃的反而推崇,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的前苏联教育反而在冷淡。俄罗斯教育有心人士时时旁敲侧击我们的教育有些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东西太多。 教育需要安静和质朴,我们要让教育回归安静和质朴。(文图:潘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