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青果园>>学校荣誉>>文章内容
 
喜报:我校朱文清老师被评为市道德典型
 
发布时间:2016-03-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管理员   审核:

 

附:朱文清老师优秀事迹         

    身残志坚努力工作 爱心志愿助人成才

    朱文清,女,1967年3月生,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教务员。 
    朱文清,与轮椅为伴四十多载,她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执着追求、乐于奉献。参加工作后,她与时俱进,忍着病痛用业余时间修完11门大专课程,成长为娴熟掌握电脑技术的能手。她虽身有残疾,却敬业乐业,工作出色;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经常为学生作励志报告,感动了无数学子;她担任校本课程的指导老师,心灵手巧的她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都捐助给“帮困助学基金”;她还承担了青海一位贫困学生的高中学费和大学部分生活费,累计八千多元;她还是常州志愿者团体“一加爱心社”的成员,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朱文清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双下肢瘫痪,肢残二级。她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与病魔抗争和砺志求学中度过的,虽成绩优异,可最终还是因残疾而被大学拒之门外。顽强的朱文清没有被命运征服,她通过刻苦自学,竟完成了11门自学考试课程,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并获得了高级技工职称。
    四十多年来,由于无法站立,无法运动,她两腿肌肉萎缩,脊椎弯曲成S型,腰肌严重劳损,一天坐下来筋疲力尽;前些年她又查出得了糖尿病,并经常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身边随时带有急救药盒。尽管如此,她仍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一切困难。二十多年来,她不断地自学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走在工作的前面,从一名普通的打字员,成长为一名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员,实现了质的飞跃。
    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未迟到或早退过一次,只要工作需要,即使休息在家,接到电话后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朱文清常说,每天来学校上班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她深知对于残疾人来说,有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她要好好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享受和大家在一起工作的美好时光,所以二十多年来,虽然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工作内容越来越繁琐,但她总是能自信满满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她的自强不息、敬业乐业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赞美和尊敬,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在工作上不断超越的朱文清,在生活中乐观开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乐于助人。她精心制作的十字绣作品,栩栩如生;她精雕细琢的花鸟剪纸,呼之欲出;她构思巧妙、造型独特的串珠饰品,令人爱不释手。她把义卖这些精美工艺品的善款都捐给了我校“帮困助学”基金;她还担任校本课程的指导老师,每年都为校内外学生作励志报告,为学生的成长倾注全部精力。她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学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
    残疾使朱文清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所以每当她看到那些或因家庭贫困、或因病因残而要辍学的孩子们时,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她不忍心这些孩子眼睁睁地失去学习机会。她虽行动不便,收入也不高,是一个应该得到别人特别帮助的人,但她却通过格桑花助学网,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帮助青海省一位贫困学生小侯完成了高中学业。在小侯进入大学后,朱文清继续不定期地给予帮助,直至其大学毕业。
    2008年朱文清成为常州市“一加爱心社”的一名志愿者,同时也是爱心社的受助人。她经常利用双休日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的家中探望,陪他们聊天,电话联系医生为老人看病,资助贫困残疾人子女读书,力所能及地参与志愿活动。作为受助人,是志愿者为朱文清封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作为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快乐和尊严,获得了更加幸福和自信的人生。
    2012年朱文清成为“一加俭俭爱心助残金”的管理者,在爱心社的帮助下,三年来她参与组织了五百余人次的各类残疾人走进大剧院,观看各种文艺演出;组织残疾人走出常州,走进大自然,去江阴华西村、参观花博会等等;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找到相知相爱的伴侣,使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陶冶了情操,使他们能快乐自信地生活下去。
    如今朱文清还身兼常州市肢协副主席、钟楼区肢协主席,虽然她本职工作繁忙,身体欠佳,但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坐了四十多年轮椅的重残人,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的喜怒哀乐,她为自己有机会为残疾人做些实事,去圆他们能生活得更有尊严、大家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梦,感到非常荣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