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教研>>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迈向数智时代:重塑课堂的教与学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11月全校大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玉萍   审核:

1125日的下午,八年级4班的学生正经历着一场奇妙的时空对话。张江老师轻点屏幕,屏幕上诗仙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AI生成画面徐徐展开——这不再是《早发白帝城》的文学课堂,而是一节以运动的相对性为主题的物理课。本节课也是学校《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自觉课堂课题引领下的全校大教研研究课的展示。

课堂开始,老师以古诗词为引,借助生成式AI技术将文学意象转化为动态视觉。当数字人助教以穿越时空的姿态出现在屏幕上,解析“参照物”概念时,教室响起阵阵惊叹当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协助下,即时生成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时,激起学生浓浓兴趣;当教师借助青鹿纸笔课堂的平台实时直播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的批注如魔法般在电子卷面上流转,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完成了一场无缝衔接。整节课,流畅自然、灵动创新,同学们在技术的支持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究、表达、合作,展现了“青果自觉课堂”的精髓。


IMG_20251125_155209_副本.jpg

“请为这艘航母选择参照系!”随着互动游戏开启,同学们化身为航母导航员通过小组模拟演示、组合运动轨迹互动展示等抽象物理概念在指尖具象化。演示实验中,一个男生兴奋地发现:“原来腾云驾雾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就是最典型的相对运动啊。”此刻,知识不再禁锢于课本,而是跃入真实的生活场景。整节课张江老师又以“福建舰入列”作为一个重要线索,贯穿起一个个问题情境,并在课堂结尾处引领学生将所学科学原理与科技强国的报国之志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学习成果,突出了学科育人的价值。

听课结束各教研组围绕本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语文老师捕捉到学科融合的灵感:“物理课上的古诗词,让理性思维与人文情怀相得益彰。”数学组注意到技术对逻辑建构的辅助,英语老师则对数字人的解说产生浓厚兴趣。各学科教师的跨界对话,让评课现场变成教育理念的交响。

总结环节李军校长抛出问题的引起大家的深思:当AI能生成逼真视频,当纸笔实现云端同步,我们更要思考——什么是不可替代的教育本质?技术不是目的,而是唤醒学生自觉探究的桥梁。我们更要探索技术支持下的学生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

IMG_20251125_162357_1_副本.jpg

这节搭载AI翅膀的物理课,最终飞越了知识传授的边界。当古代文人的小舟与现代物理定律在课堂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革新,更是一个正在打开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教育新纪元。

(文图:王玉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