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下午,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第三批青果讲解员们在常州开放大学董教授的带领下走进青果巷文化记忆馆,开启了一场触摸历史根脉、对话城市文脉的实践活动。 素有“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美誉的青果巷,是常州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品段,更是孕育了近百名科举才俊与唐荆川、周有光等名士的“江南名士第一巷”。在文化记忆馆的四进院落中,董教授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与多媒体展陈,为同学们梳理了古巷从隋代运河驿道到如今历史文化街区的演变脉络,详解了“九巷八宅”的格局特色与明清建筑的匠心巧思。 


在巷口牌坊前,董教授重点解读了“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远,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的楹联深意,拆解了牌坊设计中融合的江南建筑元素与常州文脉符号。同学们认真记录牌坊的形制细节,聆听其背后常州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故事,深刻体会到青果巷作为“城市活化石”的历史价值。 “通过这次探访,我不仅懂了青果巷的历史,更明白了讲解员肩负的文化传播责任。”一位八年级同学表示。此次活动让青果讲解员们沉浸式感受了家乡文化魅力,为后续更好地传承和讲述青果巷故事、传播常州历史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还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