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渐浓,教研正酣。11月5日下午,我校十月全校大教研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自觉课堂”为主题,由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承办,全校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观摩、研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全校教师共同走进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复习课。青年教师张欣颖老师大胆创新,以《代数式》为课题,巧妙利用“青鹿纸笔课堂”智慧教学系统,为大家呈现了一节高效、灵动的“自觉课堂”研究课。课堂上,张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她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即时生成多样化的代数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青鹿纸笔课堂系统,学生们的演算过程、解题思路得以实时同步到大屏幕,实现了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课后研讨环节,数学教研组长陈小冬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点评。他高度赞扬了张欣颖老师勇于探索的精神,认为这节课将人工智能技术从“炫技”层面提升到了“赋能”层面,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觉建构。陈老师指出,青鹿纸笔课堂与生成式AI的结合,不仅实现了课堂互动的高效与精准,更重要的是它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让“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成为可能,是“自觉课堂”理念在技术时代的生动实践。他也对本节课中可以改进的方面对张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在随后的跨学科交流中,全校各教研组老师积极参与,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听课感受。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探索,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发。

研讨活动的最后,分管教学的陈琦副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陈校长指出:今天的教研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赋能下“自觉课堂”的生动样貌。希望这次探索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AI与课堂的融合,期待有更多老师大胆尝试,将技术从“可用”变为“好用”,最终形成具有田中特色的智慧课堂新模式,让每一位师生都能真正从中受益,共同成长。 未来的青果人将继续深化“自觉课堂”研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以技术赋能教师发展,以智慧引领学生成长,全力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现代化新课堂。 (文:王玉萍 图:胡燕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