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团之家>>团队之窗>>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缅怀先贤,铭记历史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印海瑞   审核: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草木萌发。我们站在春意盎然的时光里,回望历史的星河,追思先贤的足迹,心中既充满敬仰,也涌动着传承的力量。

  清明,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它不仅是祭奠先祖的传统节日,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精神内核。两千多年前,介子推割肉奉君、拒禄守节的传说,让清明节多了一份忠贞与气节;唐代诗人杜牧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让烟雨朦胧的哀思化作诗意的传承。我们扫墓、插柳、踏青,用行动诠释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敬畏。清明节告诉我们:唯有铭记来路,才能走稳前路。

  缅怀先贤,是触摸民族脊梁的庄严仪式。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虎门销烟、挺起民族气节的林则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与担当。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这些先贤如暗夜中的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他们或许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山河血脉,成为我们挺立世界的底气。

  铭记历史,是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前,一群青年高举“五四”火炬,在黑暗中呐喊;抗战时期,无数少年英雄用热血书写家国大义。今天的我们,虽无需面对烽火硝烟,但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中。当我们在清明时节为英烈献上一束白菊时,更应思考:如何让历史的火炬永不熄灭?或许答案就在课堂上专注的眼神里,在攻克难题的坚持中,在服务社会的志愿行动中。当我们抱怨学习辛苦时,不妨想想先烈们在狱中仍坚持读书的坚韧;当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迷失时,不妨听听历史长河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因为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怀念过去,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同学们,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让我们以先贤为镜,以历史为鉴,将敬仰化作行动,将追思变为力量。愿我们不负春光,不负历史,用青春的笔触续写新时代的华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