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以“克己复礼”教导弟子,让谦逊、守礼的习惯融入弟子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为人处世中备受赞誉;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用“每日甩手三百下”的坚持启迪学生,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培养的是持之以恒的品质。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高度,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微小的习惯里。 习惯是人生的基石,它塑造品格,更决定命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幼年练字,日日洗笔于池塘,终将池水染成墨色,成就“天下第一行书”的传奇。就如同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他有着极其自律的训练习惯,凌晨四点的球场上,常常有他挥洒汗水的身影。无数个日夜的坚持,让他的球技日益精湛,斩获5次NBA总冠军,成为篮球界的传奇。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少年立志“做圣人”,每日静坐自省,最终开创心学,影响后世。同样,作家村上春树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早起写作,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四到五个小时,正是这种规律的写作习惯,让他创作出《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他们用一生的坚持证明:优秀不是偶然的爆发,而是习惯的累积。那些晨读时的专注、作业中的严谨、运动场上的坚持,终将凝结成我们生命中的光。 培养好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更需要以信念为帆。科学家屠呦呦在实验室中数十年如一日,从两千种中药方剂中筛选出青蒿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几十年间穿梭于田间地头,每天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这份坚持与专注,让他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航天员邓清明甘当24年“备份”,用每天600个俯卧撑的习惯坚守飞天梦想。同学们,当我们抱怨早起困难时,不妨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分钟”;当我们想敷衍作业时,不妨提醒自己“认真是进步的开始”。每一份微小的自律,都在为未来积蓄能量。 站在时代的潮头,好习惯是我们最可靠的伙伴。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迭的速度远超想象,但专注力、求知欲与坚韧品格的培养永不过时。当我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便拥有了与伟人对话的窗口;当我们坚持运动的习惯,便锻造出征服挑战的体魄;当我们践行环保的习惯,就是在为地球的未来播种希望。 亲爱的同学们,当国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它见证的不仅是此刻的誓言,更在凝视着我们未来的足迹。终有一天,当岁月回眸,我们会发现:那些年养成的习惯,早已在生命中筑起巍峨的长城。它们托举起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在狂风暴雨中站稳脚跟,在星辰大海间自信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