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1月29日上午,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自觉教育联盟校际间的精彩的教学公开课研讨活动,数学组以《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单元整体建构课》为题开展了同题异构课。 上午第一节课由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的沈秋萍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学生的认知路径以八年级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为知识背景,运用目录研究法进行二次函数的结构类比;沈老师回顾唤醒学生学过的函数图像是什么?怎么画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性质有哪些?让学生进行二次函数的内容类比。沈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二次函数y=x2的图像以及性质,然后进行比较、类比、归纳、提炼得到y=ax2(a≠0)、y=ax2+c(a≠0)的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并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感受函数图像的关联,环环相扣依次展开。最后学生通过建构发现y=ax2+bx+c(a≠0)的图像由y=ax2(a≠0)图像平移而得,因此它们的性质也有关系。
上午第二节课由常州市新闸中学的周金华老师带来的课堂展示。周老师引领学生充分地复习学过的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复习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函数表达式的特征决定了图像的性质。接下来周老师让学生来提出如何展开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学生大胆提出设想:由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2、y=-x2入手,进行取值、描点、画图,观察其特征,从而归纳y=ax2(a≠0)图像的性质。然后周老师继续放手让学生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请学生大胆尝试、表达观点,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不断优化想法,猜想形如y=ax2+c(a≠0)、y=ax2+bx+c(a≠0)的二次函数的性质特征,建构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常州市数学教研员杨波首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中充分落实了初中数学新课标中的单元教学设计表示了肯定,建议老师能多听课,互相取长补短;善于思考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从零碎走向结构化。杨波老师建议两节课能做一个有效的整合既有演绎推理又有直观想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兰陵中学的潘成洲老师提出:两节课能以学生复习旧知激活学生研究经验,为类比探究做铺垫,“以数助形”、“以形助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勤业中学的高煜老师提出: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两位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路径进行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注重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画函数图象研究性质,数形结合,从感性认知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要积极运用新理念、实践新教法、达成新目标,课堂要很好的理清数学概念、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巧妙设计教学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知识构建生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进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