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中学生守则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等等。这些守则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在我看来,这些守则不仅是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准则,更是我们成为一名优秀中学生的必备条件。 但是,我们身边不遵守纪律的例子也有很多:有的同学乱丢垃圾,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下课大声喧哗,打闹,自习课说话,破坏公物,不能主动地向教师问好等。这些违反守则的行为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对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规章制度就像是冬日里的火炉,它可以温暖你,也可以灼伤你。如果你不去触碰它,保持友好距离,也就是说,不违反守则,好好遵守,那么它就会为你带来温暖。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如果你去触碰火炉,违反了守则,你就会被它灼伤,不利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自身进步。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在我们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践行守则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守则呢?第一,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尊敬师长,语言文明,举止得体,使用文明礼貌语言,与同学友好相处;第二,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保持校园的整洁卫生。第三,我们要孝敬长辈,悉心听取父母长辈的教导;关心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外,在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锻炼身体,不吸烟不喝酒,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持身心健康;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自觉礼让排队;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我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给予改正的机会;我们还应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学们,让我们“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从现在开始,请同学们认真践行中学生守则,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道德的最美少年,共同为建设美好青果园、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