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教研>>课题研究>>省规划课题>>数字技术背景下的“自觉课堂”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我校 BYOD试水系列之探索未来课堂
 
发布时间:2016-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忠华   审核:




    3月3日下午,我校数字化教与学研究工作室组织了“拥抱BYOD,打造未来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探索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交流学校在开展BYOD项目上的设想与思考。

    首先,随着轻灵的音乐响起,屏幕上播放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鸟的迁徙》片段,这是八年级邹清虎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题为《鸟专题》的一堂语文课。

    课前,在邹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成四组从不同角度网上查阅并搜集与鸟相关的各类信息。课堂上,学生们人人BYOD(自带设备),或平板电脑或手机,只见学生们手指轻触,教室屏幕与学生设备瞬间同步,无缝接入,参与交流的同学轻松端坐在位置上,胸有成竹、从容淡定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的习得;邹老师更是将自己准备的六段视频素材转为二维码,学生们任选两个扫码观看。其间,同学们随时将自己的感想通过手中的设备发送到大屏上,游动的字幕,实时的交流,“沉闷”的语文课堂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让人浑然忘却了昔日那粉笔、黑板、纸质书籍等“老三样”。更为吸睛的是,邹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新作业:根据学习所得,制作一个有关鸟的作品展示,但必须运用易企秀等H5页面工具!Oh, My God! 枯燥的文字、传统的纸质写作,统统转化成具有意境的音诗画啦!这堂课让老师们深感数字化教育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 

    接着是七年级数学陈琦老师《多边形的内角和》。陈老师引导学生课前通过阅读书本和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解决多边形内角和的证明方法。一部分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利用手机拍摄了解题微视频和自学时完成的笔记,并将之转为二维码作为学习资源包提供给小伙伴们。课堂上,学有所困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个性化地选择同学们提供的学习资源包解决难题,并在小组中交流探讨。课堂上,大家还使用了投影反馈和圈画点评等功能。全新的学习方式,大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这两节课虽然只是我校在BYOD项目上的初步试水,但却真实地反映学校以BYOD项目为标杆,在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倡导课堂多维互动、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新路径、努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上的大胆创新与探索尝试。虽然基于BYOD的教育教学还面临着一系列具体问题,但是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唯有在探索中前行,才能追上新一轮的教学变革。(文:陈琦 言曦     图:邹清虎  言曦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