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德育>>班级文化>>2022级6班>>文章内容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校史——贫儿院与育羣学校时期(1923年-1949年)
 
发布时间:2023-09-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燕萍   审核:陈依婷

  一、常州私立贫儿院创建于1923年9月16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厅、民政厅备案,创办人冯嘉锡(字晓青)、伍玑(字琢初)。冯老、伍老当时创办该院的目的是以慈善的名义,为社会上一些家庭拮据、无力抚养的贫苦人家子弟和一些孤儿提供读书学艺条件,便于他们踏上社会寻找就业机会。为此,冯老于1923年夏捐献国币三千元,伍老捐献国币二千五百元,本市及上海巨商募捐几千元,印尼华侨金启生女士向南洋侨胞募得十余万元。除此以外,还有以田亩捐赠的,院方通过收租来扩充经费。(PPT)

  二、贫儿院最早是利用椿桂坊91号灵官庙三十多间房屋经过修整,并在庙中空地上建造楼房一幢之后创办的。庙中建造的楼房,名启南楼,作为教室之用。

  三、常州私立贫儿院属于慈善性质的教育事业,采取教养兼施,所有衣着被褥伙食学习用品全部由院方供给。院方聘请教员授以小学课程,根据当时孙中山先生《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精神,将学生们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第一届八年制实验班于1946年毕业,部分学生升入师范,大部分保送大成一厂,厚生铁工厂等当学徒,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人才。

  四、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常州沦陷,全城居民逃散四乡,院中师生也逃散流亡。日寇进城后,院舍几被全部焚毁,学校所存衣被粮食,大部分被日寇抢去,地方上地痞流氓亦乘机敲诈勒索,庶务汪寿生、总务徐秉生几遭迫害,贫儿院几毁于一旦。

  五、一九四二年,根据当时社会情况发展需要,经多方斡旋,学校收回了灵官庙校舍,重新整修,之后正式复校。聘吴玉良为校长(后称为监学)。当时是在敌伪时期,城里情况复杂,就在武进设立了几所分院,各招收30-40名农家儿童,教以初小课程。

  六、由于常州私立贫儿院经办有显著成绩,深受社会各界人士赞扬,所以抗战前在多地增设分院,还在北门院设立了女子部,内开设织布、印染、摇袜、织毛巾、缝纫、刺绣等工场。学习一年后,女童不但能写能算,还能剪裁衣服,深得社会人士赞扬。

  七、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贫儿院处于兴旺时期,当时办了八年制,共有八个班级,师生教与学劲头十足,连寒暑假也不放,两年学完初中三年课程。四六级品字班还培养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

  Image_1694394937744.jp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