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教研>>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评课议课中的智慧分享——评马云皓老师的研究课《浅探“胃病诊疗”中的化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玉萍   审核:

3月9日下午“深推自觉课堂 创品优质青果”全校研修活动如期举行,大家共同聆听了化学马云皓老师的复习研究课——九年级化学浅探胃病诊疗中的化学问题》。课后,各个教研组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围绕“自觉课堂”的核心元素和课型范式等开展了研讨,在讨论中进行智慧碰撞。下面分享各组意见或建议:


  杨黎明:教师能结合实际生活,井然有序地展开教学。每个教学环节衔接流畅,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同时注重化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将实验与探究有机结合,有效引导每一个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的整理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用化学观察生活的能力。

  胡燕萍:马老师的课保持一贯风趣幽默的作风,课堂生动有趣,语言精练,学科素养较高。以生活情境设置学习内容,胃酸过多的治疗,食物调理的方法,由此总结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再用泡腾片入水反应检查学习效果;用松花蛋制作,归纳碱的化学性质。这样的生活情境将枯燥的学习内容置于有趣的实验之中,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王晓娴:课堂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胃病”“广告”导入,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生活中的现象到相关的化学原理,归纳总结,认识知识,接着通过实验活动运用知识,最后围绕“皮蛋的制作”问题,联系其他章节知识,深入探究。复习课上出了新意,且教学设计逻辑性强。

  莫谢斐: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王鹦: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接收学生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的疑问等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令课堂气氛愉快,促进师生互动,增大教学效果。

  王一如:马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冲泡泡腾片、观察松花蛋制作方法,让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体悟碱的性质。在学生作答过程中,他依据矛盾点抛出新问题,例如松花蛋实验为何需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让学生举一反三,细化认知。同时,他还注重总结反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归纳特性,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邹清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酸与碱的应用问题”,马老师用胃药、碳酸饮料、泡腾片、皮蛋的制作等生活化场景贯穿,学生兴趣高,教学效果好。让我深深感到:当生活化运用到教学领域,就变成了生活化教学。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使教学这种活动变成"生活的",使教学与生活由隔阂分离变成亲密联系。教学来源于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