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秋尽未寒,新冬暖阳。温暖舒适的天气,青果讲解员小队再出发!孩子们跟随着董教授的步伐走进周有光图书馆、孟河中医馆,孩子们听到董教授的讲解,真是“哇”声一片,孩子们被董教授的故事深深吸引,意犹未尽!陈薇副校长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她融入孩子们的队伍,和孩子们一起深深陷入董教授的讲解。期待孩子们能好好整合董教授所教授的知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青果巷小小导游!下面来看看孩子们的收获吧! 青果巷是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我学习读书的地方,这里汇集了我的梦想,我在这里展望未来,放飞梦想。 作为常州的著名古巷,青果巷的内在文化远比其表面的多。比如那寄托着美好祝愿的观子桥,那历史悠久的唐氏八宅,那秀气美丽的牌坊,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的文化智慧;那语言大师赵元任,那优秀的女党员史良,那拼音创造者之一的周有光,全都出生于青果巷这“江南名士第一巷”,正如那牌坊所写:“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边,士冠三吴诗国源长”。 作为新一代少年,我定将不负青春,砥砺前行,追逐梦想,展现我的青春风采! 八(3)严毅祖 这是我们第三次游历青果巷,老师带我们游走于名人故居之间,一段段趣味过往,回味无穷。 贞和堂中文武双全的唐荆川,13岁也是个调皮的孩子,吓走12位老师,后寻得良师,才开始学习。有着用一支笔便与刺客周旋的超强武力,令我感叹不已。百岁老人周有光,走到哪里,便学到哪里。当经济学教授自学语言,与爱因斯坦共拉提琴,与妻子携手的美好时光,一生所做的事,相处过的人,使我不得不感叹“世界真小!” 近半天,收获颇盛。 八(4)刘昕雨 从这三次的讲解员学习中,我们跟随着董教授的步伐,浏览了青果巷重要建筑与人文历史。从琢初桥到记忆馆,从周有光图书馆再到八桂堂,从砖瓦风格再到建筑花纹,董教授一步步、耐心的将相关知识分层地向我们阐述。在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相关历史,人文情怀等等,同时在学习中也惊叹于青果巷人才出众之多,文化底蕴凝聚之深。在学习中,可谓是收获满满。 八(2)吴虹烨 “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远,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题在青果巷外的这两句话,也正是对这个千古名巷的最好写照,无论是坐落其中的唐氏八宅,开创在内的国内第一个私人图书馆——愚哉图书馆,无疑确定了青果巷的地位是历史上极重要且不可代替的。 经过几次在青果巷内的课程,我对这也有了新的看法。从前来这儿玩时,只觉得这里古色古香,幽静淡雅,但不妨也觉着有些无聊,而经过这几次的课程,了解了这其中不少的名人事迹,建筑中奇点,并深入品味了常州独有的风味,我对青果巷的认知逐渐发生了转变。置身其中俨然与其中人物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青果巷好似磁石般吸引着我。 这次活动能产生如此重大的意义,与学校的精心安排,讲解老师的技艺高超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也从中收获颇多。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这种意义重大的活动,充分感受文化之美,传统之美! 八(1)缪鋆熹 经过这几次的课程,我们逛了很多青果巷的景点。第一天我印象深刻,我们先去了青果巷文化记忆馆,这是一座老房子,有许多“井”,我们在里面以“上帝视角”俯瞰青果巷老城风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株不知经年的石榴树,很奇特。还有众多从青果巷走出的历史名人和以前的江南民间习俗。我们走过新坊桥,伫立老牌坊对面,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在古运河畔静静守望。 看到这些美丽的风景与人文文化,我不禁感叹,这小小的青果巷竟如此卧虎藏龙,我要好好保护它并传播它。 八(6)徐修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