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品味古都风韵 探索科技奥秘——记七年级研学课程
 
发布时间:2021-06-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秋萍   审核:卢英

研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学生体验、交流、感悟等,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推动学生社会参与。同时通过学生协作探究,有助于其养成更宽阔的文化胸襟,从而形成集体观念与责任意识,是学生行走的课堂、校外的课堂、大自然课堂。

田家炳初中的课程理念润泽灵魂  砥砺品行”,在这一理念之下,我校追求的的课程是生命拔节的历练场,它让学生在历史中历练,在现实中磨练,在经验中锤炼,砥砺意志、磨砺品性、润泽精神;生命对话的共振场,它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融入社会、理解世界,促使学生心怀感恩、胸怀家国、放眼天下。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校于5月28—29日,带领全体七年级师生奔赴古都南京,举行为期两天的研学课程。此次研学课程主题是——“品味古都风韵  探索科技奥秘我们将带领学生在这座历史名城中重温历史、牢记使命,激发进取之心,彰显当代青年奋发向上的青春朝气与昂扬锐气。

承红色基因   扬先烈精神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7年—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下,雨花台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约10万名革命者和爱国人士殉难于此。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凝视着高耸的纪念碑,上面“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烫金大字,是那么的神圣庄严,同学们仿佛看到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信仰,书写着历史。

一份责任,需要用十二分的信念去坚守;一份荣誉,需要用热血和汗水精心浇灌。“为民族伟大复兴,为祖国繁荣昌盛,脚踏实地……”同学们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那革命的红色必将激励着同学们,为荣誉而战、为信念而生,迎着灿烂的朝阳,接过火红的旗帜,弘扬先烈的精神,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屏幕快照 2021-06-02 下午2.41.59.png

探科技奥秘   育创新精神

同学们研学第二站是南京科技馆,这里科技与人文相融合,自然与艺术相呼应,为同学们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观科技展品时,同学们兴致极其高涨,他们怀着浓烈的兴趣,积极地去和展品近距离接触,在观察、体验、实践中感悟到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益处,同时也被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产品所吸引。特别是“风能怪兽”带给同学非同一般的体验,原来古代的“木牛流马”在现代或许是可以实现的。

此次科技馆之行,让同学们更接近社会、更接近科技,对科学创造的意义也有了新的理解,看见了众多的科学家们的辛苦结晶,懂得了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创新,更激发同学们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传百年薪火  书青春华章

夜幕降临,同学们回基地休整一番后,一场难忘的晚会在等待着大家。

金色的童年里,同学们不断培育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大胆描绘自己五彩的生活与梦想;耀眼的青春中,远大的理想正在孕育,高尚的情操正在萌生。在这一场主题传百年薪火  书青春华章的晚会,同学们聆听家长传来的视频寄语,回味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勇敢登上华丽的舞台,展示青果学子的风采。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贺礼的同时,七年级同学参与了一别开生面的童年告别仪式,这意味着我们将迈向青春之门,迎接崭新的青春时光,自信而坚强地去迎接成长中的风雨彩虹。

                    屏幕快照 2021-06-02 下午2.21.59.png               

参谒中山陵  点燃爱国情

研学第二天,同学们来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

虽未到酷暑季节但已是炎炎骄阳,同学们走过长长的画廊,来到中山陵景区的牌坊前,开始参谒中山陵之旅——穿过陵门,拾级而上,步步攀登,缓缓漫步于中山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肃穆缓行,在心中默默表达对中山先生的崇仰之情。

心系祖国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是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先生对新时期青果少年的殷切期许。今天我们在七(4)班白俊叶同学的领唱之下,一起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以书写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从中汲取人生奋斗前行的不竭动力!

                     IMG_6798.JPG

探访博物馆  品璀璨文明

 

如果说,菜市场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息,那么,博物馆则汇聚了一座城市最深沉的灵魂。研学的最后一站,我们就在南京博物院与南京的灵魂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在历史馆见证古代文明、在特展馆欣赏镇馆之宝、在艺术馆徜徉书画天地、在数字馆体验现代科技、在民国馆了解老南京、在非遗馆趣闻旧民俗……每一个分馆、每一件展品、每一处陈列都让同学们流连忘返,尤其是馆内的镇馆之宝让同学们惊叹连连。寻宝打卡活动,则让同学们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课程青果学子们不仅增长了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当知识与实践相遇,我们在研学旅途中收获点点滴滴;将求知厚植于现实土壤,我们在研学课程中胸怀家国、心怀天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