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果教研>>自觉课堂>>文章内容
 
自觉教育思想与学科思维的碰撞
——记东青实验学校自觉教育联盟学校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恽华   审核:超级管理员

  2020年12月18日上午,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符益婷、恽华、沈沁三位老师参加了由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承办的常州市自觉教育联盟学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自觉教育思想之支持自觉”。

  2.jpg

  活动一开始是联盟校的三位老师开设了三节课,我校三位老师全程参加了课堂教学听课活动。第一节课是东青实验学校的朱磊超老师带来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节课开头用生活中学生们熟悉的例子引入民族交融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接着利用对教材文本的解读,通过知识线索框架的整理,让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时,引出民族交融的日常化、仪式化等特点,让人眼前一亮。朱老师在引用史料的时候能关注学情,及时对重点字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

  第二节课是同时开始的,一节是由丽华中学的沈晓娜老师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节是河海中学张冤帝老师带来的《溶液浓度的表示》。历史课开头以恐龙园、天宁寺宝塔等同学们熟悉的常州夜景引出了电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整节课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沈老师使用了多元化材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展馆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在评议课过程中,田家炳初中的恽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历史课进行了点评。朱磊超老师的课基础扎实,线索清晰,关注到史料实证这一历史核心素养,能积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念。同时恽老师也指出,整节课可以以“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进行串联,这是民族关系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北方民族大交融”是本课的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推进北方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民族交融体现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尊重差异性、形成文化认同感,从而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沈晓娜老师的课主题明确、框架清晰,紧密贴近学生生活,解决难点时应用材料恰当,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表述到位,几个连续的设问层层深入,由简到难最后升华,十分有启迪性。但是在处理细节问题时还需要多思考,对重难点的处理在时间上要协调好。

1.jpg

  符益婷老师也对张冤帝老师的化学课做了点评。张老师以农业生产盐水选种为线索贯穿整节课,体现了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这节课有会算、会配、会用三个环节,环节线索清晰。在第一个“会算”的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从书本出发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公式变形。在会配的环节中,以小组合作设计溶液配制的方案,体现了小组合作、同伴互评的思想。在会用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配好的盐水亲自体验选种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化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整节课体现了自觉课堂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解到运用,提升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5.jpg

  最后潘建明教授对今天朱老师和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评价。他认为朱老师的课亮点多多,相关要点的解读到位,应用地图等图片资源助学,支架教学到位线索、维度全面,注重文化熏陶,体现了基于史料的实证思想,充分应用表格开展对比教学,课本剧形式活,开展分组探学。在破题后重难点要分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还要注意导语的严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学法指导。同时潘建明教授,对张老师的课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7.jpg

  整个上午安排紧凑,充斥着思维碰撞的火花,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