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教研品质,提高“自觉”课堂的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1月26日我校种子团队教师一日研修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分成三个环节: 环节一: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丁远红老师执教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


丁远红老师通过学生已读名著《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导入课文,一方面检查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另一方面由鲁迅仇猫的态度激发学生思考本文作者对猫是否也是这个态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后通过事件、形象、情感三个环节深入地阅读文本,在整个课堂中都始终强调圈点批注法的运用,并把教学的重心扣在了作者对猫的态度转化上,由此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丁远红老师教态自然,评价语言丰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这节课,很多同学已经有了圈划关键词的意识,并且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 第二节课:陈婷老师执教的牛津译林英语9A Unit6 Welcome to the unit and comic strip。 

陈婷老师通过三个问题导出本节课的话题“TV programmes”,并且利用视频呈现本课的词汇。本节课陈老师将活动穿插在整节课中,有猜节目名称的游戏,有同伴合作完成对话的任务,有小组合作进行辩论的环节,充分体现了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活动观。陈老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支架教学,强化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辨,是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课堂,收获知识。 环节二:观察员点评 


三位课堂观察员荆波、孙爱华、王晓红老师分别从主导自觉、主体自觉和支持自觉三个角度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 环节三:专家引领 


特级潘建明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并在黑板上绘制了两张思维导图,给老师们呈现了英语教学的三要素即输入、内化和输出。潘教授根据《猫》的背景知识和文章内容,与老师们分享了课文的线索,以及情节的发展。 最后,李军校长肯定了研修活动的重要性,并且提醒老师要具备跨学科,跨学段的教学视眼,在主体自觉方面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附:观察员点评 荆波老师(观察角度:主导自觉): 两位教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学科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环节设计清晰完整,课堂容量适宜,难易适度,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点评。 第一,两位教师立足课本开展教学,但又能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新旧知识的相似点。比如:丁老师选用鲁迅《朝花夕拾》中一篇《狗 猫 鼠》的内容引导进入今天的新课《猫》的学习。陈婷老师则从视频引导学生学习,视频中模特走T台,学生说是cloth shows,老师立刻引导学生理解:这又叫Fashion show。第二,课堂上教师的方法指导科学合理。比如,丁老师的课堂教学采用圈点批注法贯穿始终。一开始给出学生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圈点批注法,而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文本阅读。第三,两位老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丁老师首先给出两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然后请学生思考:读完这两句话,你会产生什么疑问?丁老师根据几位学生的回答(猫为什么失踪、死亡?为什么永不养猫?)进行总结:这都是从事件的角度质疑的。经过丁老师引导,学生就能从另一角度——猫的形象的角度(养了什么样的猫?)质疑了。第四,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的点评语言应学生而动,应学生而变,同时不忘适时进行表扬。比如,有一钱姓同学一紧张,说错了段落。丁老师适时点评:找得非常准确,但是可能字写得潦草,把“2”写成了“7”,所以说错了。这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字写端正。同时,丁老师变着法子让全班同学鼓掌来鼓励该同学。另有一陈姓同学,老师的点评是:陈同学不愧为数学课代表,思考问题就是严密。当班级一位学生第一次举手发言时,丁老师给予了肯定:某同学今天终于举手了。第五,两位老师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陈老师,设计环节非常有趣,并时刻吸引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习并掌握知识。陈老师运用了许多的小视频,从T台走秀到竞赛节目,从卡通到舌尖上的中国,涉及范围很广,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孙爱华老师(观察角度:主体自觉): 两位老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学生一直情绪饱满,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尤其要点赞的是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丁老师善于激励,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精彩。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节奏明快,师生对话是流畅的,让听课的老师觉得很享受,值得学习。 另外,在活动中,在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辩论,对比和思考,知识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语文课堂上,丁老师启发同学对“猫”称呼的改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与同学思维有碰撞,通过举手表达下去,与老师的思维有火花我,最终孩子们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英语课堂上,陈老师引发学生对“Watching tv”的利弊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提升了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 王晓红老师(观察角度:支持自觉): 我主要从支持自觉的角度谈一谈丁远红老师的语文课《猫》和陈婷老师的英语课《9上U6 Welcome& Comic strip》。 丁老师的课能合理开发课外资源,从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引用《狗猫鼠》这篇文章的片段,使得学生很快进入主题。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一上课就指出“圈点勾划”的学习方法,领着全班同学一起复习之后,在文章的阅读讲解中多处运用,使得学生通过默读、跳读等方式,熟练掌握这项学习方法。这堂课在技术使用方面,主要运用了PPT,在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和介绍“圈点勾划”的学习方法的时候,用PPT直接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高效地了解到需要学习的内容。丁老师能够娴熟的应用平台,但又不被平台功能所限,而是灵活驾驭课堂。PPT就是一个支持工具,它不是课堂的主角,只是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们的学习而服务的一个工具。 陈婷老师的课同样注重资源开发,为学生推送认知水平适切度高的资源。如电视节目的内容,除了本课时的新词之外,有加入了时装秀、旅行节目、美食节目等,对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归纳,从而引出今天的新的内容,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有一个自然平稳的过渡。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陈老师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在独学、群学、对学、展学等不同的学习方法中,她采用图谱引导、问题引学、师生共读、创学帮扶等方法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学生也收获了自信和成就感。这节英语课的信息手段应用较多,录音、录像、PPT展示等等,使课堂更加直观、高效。如Comic strip部分,既有录像,又标注出文字,让学生应用尽量多的感官学习,印象更深刻;并且让学生在引发兴趣的同时能够更加精准化的学习。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文:陈婷 图:张欣、徐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