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上午,我校化学组李平老师、英语组王晓红老师、数学组翟丽萍老师围绕我校自觉教育理念,利用精准化教学手段,分别开设了一节“数据支持的精准化教学”公开课。  李平老师围绕物质化学式的书写为设计中心,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一部分物质化学式,让学生逐渐学会概念的归纳,从旧知引出新知,在确定出“化学式”概念之后,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展开学习,第一板块先从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化学式练起,由学生归纳出书写规则,并关注特例,引导学生辨证看待事物规律。第二板块进入到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按照教科书要求,先引出“化合价”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它的使用价值,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使用,完成化学式的书写。  王晓红老师通过一段视频给学生们展示了很多DIY的作品,并且让学生自己思考日常生活中的DIY作品。通过询问学生是否会做饭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制作水果沙拉,接着老师根据做水果沙拉的步骤设计了三个课堂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配套练习。最后,老师进行了延伸拓展,让学生讨论如何制作面条,并且制作一张卡片,上面记录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翟老师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而为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需要经历“课前收集数据——课中收集数据——课堂结束收集数据”三个环节。课前,学生统一观看预习视频,当堂完成前测,通过批改收集到了详细数据,从而获得课堂上要解决的三个重难点内容。课堂上翟老师合理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在解决“老”问题的过程中巧妙地“埋设”新问题,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个重难点问题解决以后,再配以对应的几道练习当堂反馈,利用“希沃易课堂”的大数据功能,跟课前数据相比,发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实现了“精准教学”。 

三位老师通过精准化教学手段,学生多次使用平板进行答题,老师通过后台判断,直观投影到屏幕上,快速反映出学生整体掌握情况,课堂反馈时效性强,确保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板块清晰,思路明确,重点突出,难度剖析上层层递进,节奏感强,思维逻辑严密,书设计清晰合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注重问法的变换,关注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精准化教学将借助信息与通讯技术,实时记录、跟踪和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有助于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差异性和个别化教学,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