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也是堪称门槛最低的非遗:只要一坨黄泥、一点童心,谁都能成就自己的作品。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玩泥巴容易,要玩出精品来可实属不易。不过,有一群初出茅庐的少年,凭着满腔热情,在泥塑中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玩出了一片天。 
田家炳初中七六班的吴政阳,作品《面具》;七五班吕丞作品《火神山》;七六班殷浩洲作品《田家炳先生》;三位青春少年的作品,或庄严大气、主题鲜明;或肃穆祥和、饱含深情;或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各有特色,目前均已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赛入围资格。 孩子们说,七年级课业繁忙,而学校开办的泥塑课程,作为生活的润色剂点亮了他们的青春。殷浩洲从小就喜欢动手制作,正好进入初中报名课程的时候有泥人这个项目,他就特别开心;吴政阳则认为,捏泥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把这个传承下去。 


创意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在泥塑课上学习塑型、制作等技巧,而题材则来源于他们耳熟能详的生活。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吕丞将心中蓬勃的热情融进作品中,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一个力量的感觉,也希望人们在这场战役中必胜;而殷浩洲则借助作品,向自己的人生偶像——田家炳致敬。 据了解,田家炳初中多年来连续开设“青果印象”系列课程,引进非遗公益课,令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深入人心。课程发展中心的老师符益婷称,学校引进了金坛刻纸、留青竹刻,本学期又引入了泥塑,最主要是希望让同学们传承非遗艺术和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爱国情怀,让学生有一个地域的自豪感。 在本次大赛中获得荣誉的,还有来自实验初中等不少学校的学生哦,一起来浏览一下吧: 




CBS电视中心记者:蒋戟 刘思远 通讯员:荣长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