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下午,常州市自觉数学教育高端成长工作室教研活动在常州市正衡中学举行,主要围绕“如何进行高效的中考数学复习”展开活动。 本次工作室教研活动,有幸请到了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潘建明教授,教研员徐德同老师,以及市自觉数学教育联盟校成员、正衡中学数学组全体教师。济济一堂,一同研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所思所想及中考复习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所有与会教师从中汲取精华,逐步提高自身课堂质量。 
一、课堂展示 数学的中考复习,不只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解读,更是寻找规律、验证结论、熟能生巧的递进过程。常州市清潭中学优秀教师吴洋老师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中考微专题复习课“由一条线段引发的探索”。 吴洋老师的微专题“由一条线段引发的探索活动”紧扣中考热点和学生的困难点,选材针对性强,切入点低,题目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很丰富。可以看出吴老师平时教学的用心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教学素养很高。另外吴老师板书规范,注重数学逻辑推理,过程有理有据,注重发散学生思维,一题多解。 从教学理念看:我很欣赏吴洋老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会很喜欢这样的数学老师,她尊重学生,一切基于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做到了以学定教。吴老师一节课娓娓道来,说话谦和有礼。 从教学内容看:吴老师针对化斜为直,化面积为线段两个板块重点突出,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课堂中还体现了数学模型和函数模型。 从教学结构看:吴老师从线段的位置关系到数量关系挖掘充分。渗透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分割和加减法。在模型上总结到位,所以学生对于解题方法较多,思维活跃。课堂总结中,思维导图很是亮点。 建议:注重课堂时间的安排,内容完整课堂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的一题多解老师的点评要更具针对性和引领提升。相信吴洋老师一定会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老师! 感谢潘校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经常反思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沈秋萍) 二、专题讲座 在吴洋老师的现场展示后,教研员徐德同老师分享“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观念下的教学与评价”的讲座。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徐老师要求我们要解读数学教育的顶层立意,立足教学大纲,以知识为中心,关注课堂教学;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知识为载体、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命题也是如此。接下来,徐老师通过案例,逐一解读;平面几何,取势,从几何直观(合情推理),到严格证明(演绎推理);数学思想,明理,回归知识本源;能力立意,创新,关注过程突出思维。


今天非常荣幸聆听了徐老师的数学讲座《“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观念下的教学与评价》,徐老师的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数学、教授数学的新的大门。 在讲座中,徐老师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首先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徐老师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给我们指明了方向:1、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发展脉络;2、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体系。徐老师还以丰富、具体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核心素养在中考质量评价中的体现。 结合徐老师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如下几点:1、要从教授知识转向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很重要,利用思想方法设计问题更重要。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先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重视并渗透。2、要在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整合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关系图谱。就像徐老师所说的,“和研究对象的存在性相比,发现对象的关系更为重要”,相比单个知识点的单打独斗,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知识的脉络、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3、重视探索,重视过程。探索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更能突出思维。探索过程更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更能理解数学,也是学生创新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朱正芳) 三、导师引领 最后,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潘建明教授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潘教授为我们总结了徐老师讲座的精华,数学文化、理性精神、数学思想都应该融入至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提升剖析学生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此外,潘教授对吴洋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赞许了吴洋老师PPT动态展示线段生成过程的直观、形象,肯定了吴洋老师设问的精准、变式的多样、方法总结的透彻。同时,也建议对于图形模型的推导过程可再强化,让学生在教师引学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能力,触类旁通。 虽然今年不上初三,但是潘校所提到的关于中考复习中的一些问题,还是让我对目前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1.时刻不忘以生为中心。数学的教学是以题为载体的,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总纠结于选题中,在上课过程中总遗憾于一堂课时间太少讲不完题,在课后又会郁闷课上讲过的题目学生仍然做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放首位,应该以学生的掌握度来判断选题的典型种类和题量,并在此过程中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习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学生的错题素材,让课堂更具有针对性,让课堂内容始终以生为中心,让课堂更乐于学生参与。 2.教师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需要不断磨炼。新授课内容单一目标明确,教师操作简单,但是复习课如何上出高效,脱离题海,还需要教师自身对3年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架构梳理,形成有针对性的微专题,让学生对同一类问题能掌握有明晰步骤的解题策略。教师除了常规课堂,还要重视对教材、课程标准、考题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中考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同时对学生的薄弱点思考合适的解题指导方法。 总之,不论是中考复习还是平时教学要提高有效性,除了夯实常规基础要求,教师要善于积极思考改进问题的策略。(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沈静) 教学,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相信在美的追求中,数学之美定会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