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常州市初中毕业艺术素质测评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为确保初中毕业艺术素质测评顺利进行,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机制,从而带动我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李军 副组长:周敏、张衍标、熊羲之 2、工作小组 组长:张衍标 组员:王玉萍、邹清虎、徐仙、陈依婷、谭中恺、袁忠华、马云皓、陈晓鹏、徐凤娟、罗曼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审美教育要求的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艺术教育保障,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三、测评目的 1、了解和衡量学生艺术素质的个体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2、了解艺术课程实施及课堂教学状况,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3、落实教育部关于将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逐步作为学生中考录取的参考依据的相关要求。 四、测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测评工作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发展艺术特长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发展性原则。测评工作既关注学生艺术素质水平,也关注艺术课程的开设、教学和管理;既关注艺术教育器材、设备和场地建设,也关注教师配备、教学理念和评价机制。通过素质测评达到改进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整合性原则。测评工作纳入学校全局工作安排,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相关工作阶段、环节有机进行。 4、操作性原则。遵循“简便易行、客观公正、逐步深化”的基本思路,避免繁琐和形式化的测评方式方法,测评指标、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五、测评内容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 标 内 容 | 基础 指标 | 1.课程学习 | 音乐、美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 2.课外活动 | 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艺术活动的表现 | 学业 指标 | 3.基础知识 | 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 | 4.基本技能 | 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 发展 指标 | 5.校外学习 | 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 | 6.艺术特长 | 在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中展现某一艺术项目特长并获奖 |
六、测评方式 1、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评,每学年进行一次小结,满分40分;三年进行一次综合评定,满分40分。初中毕业艺术素质测评平时成绩40分=(七年级平时成绩测评分+八年级平时成绩测评分+九年级平时成绩测评分)÷3。其中九年级平时成绩考评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 2、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平时成绩三年上报一次,2020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在2020年5月30日前完成。(对于转出学生,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艺术平时成绩证明;对于七、八年级转入学生,原校不能提供平时成绩证明的学生,“平时表现”可参照转入后的平时表现补认定;对于九年级转入学生,原校提供平时成绩证明,并核实认定在上报成绩时须进行备注。 3、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结果必须进行公示。各校须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成绩认定过程中的各类评分表、成绩汇总表等,并建档备案。整个认定过程须在校长室统一领导下做到规范操作、“公平、公正”实施。 七、评测流程 1.艺术素质评测由课程发展中心组织,艺术教研组落实,每学期举行一次,于每学期期末完成,每学年进行一次小结。 2.课程发展中心汇总测评成绩,并记入学籍档案中。学生成绩由课程发展中心归档。 八、测评注意事项 测评结果要以分数折合等级形式呈现,四项指标累计结果达到90分以上的为A,累计结果达到75-89分的为B,累计结果达到60-74分的为C,累计结果达不到60分的为D。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2020年5月 |